骨质增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骨关节被磨损后,受损伤的关节软骨的周围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并且被钙化,这就是骨质增生。增生部位大多发生在软骨边缘,突起如刺,俗称 “
骨刺”。骨质增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。据统计,人类的骨关节在20岁前后就开始发生退变;30岁前后开始骨质增生;40岁以上的人有45%-50%会出现骨质增生;60岁以后,80%以上的人或多或少会出现
骨质增生。
作为人体骨质退行性病变的一种类型,
骨质增生骨刺多数时候对人体并无不良影响,而且还在椎关节新的平衡过程中起着维持作用,也是椎体为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。它既是生理的,但又可能转变为病理的,当发生在某些特定部位时,会产生相应的症状。国内外有关调查表明,人群中椎体骨质增生的发生,随着年龄的增高成正比例增多,会发生颈、肩、臂、腰、腿等部位麻木疼痛等相关症状。60岁以上的老人,椎体骨质增生率为100%,但其中大部分不会产生临床症状。还有许多研究资料说明,在50岁以上的男性、60岁以上的女性中,90%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。年满70岁者,几乎在X线片上都有骨关节病的改变,但大多数人并不出现症状。
骨质增生骨刺与临床症状并没有绝对联系,并不是所有的骨质增生患者都需要治疗,如果有些患者查出有骨质增生,就担心会导致四肢瘫痪,这是不必要的。因为
骨刺属于慢性劳损性疾病,一般情况下不会迅速恶化,过度的恐惧感是不必要的;但是如果临床症状存在,就说明已经压迫周围神经血管等软组织,骨刺不会自行消除,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严重,因此一旦出现临床症状,应当及早认真治疗,拖延治疗会使病情发展并逐步恶化。